2021年11月8日傍晚,南师大附小“悦读者”联盟的老师齐聚望苑,展开了读书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由团队中的第二小组——“望钟”小组承办,沈慧老师担任主持。
前期,老师们自主阅读了著名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著作——《道德教育的哲学》。活动开始,三位老师基于跨文化研究的视角,联系教育实际分章节进行了领读。
首先,赵会平老师进行了题为《学校的道德环境》的主题分享。赵老师清晰地梳理了《道德教育的哲学》中的重要观点,介绍了作者柯尔伯格对学校道德教育所持的基本观点是发展,学生的道德世界观是逐步形成的。所以要相信学生有自主建构道德认知的能力,并加强德育实践。
接着,何荣老师进行了题为《对话,教育的有效途径》的主题分享。何老师结合阅读体验,提炼出三个关键词:非灌输式、对话、兴趣。接着联系自己的课堂,论述了该书对自己的启发:用心设计关键问题,用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孩子探究、分享的兴趣;课堂上,在对话中交流碰撞,激荡思维的火花。
最后,钟树老师进行了题为《学校的德育:跨文化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的主题分享。钟老师结合实际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悟。他提出书中提到的道德教育观念,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认知也在不断提升,最终实现道德水准得到提升。
领读环节之后,沈慧老师引领大家开展了头脑风暴,基于今天的学习收获对两个道德两难案例进行了现场讨论。在热烈的交流之后,戴琰、王玉珠两位老师作为代表分享了小组讨论结果。
最后,余颖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余校长肯定了所有分享者,在读书的时候能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思考,这也是读书的起点。同时,余校对老师们提出阅读的更高要求,阅读时要让自己从感性人变为理性人,淡化“本我”意识。我们阅读经典教育著作时,要关注其文化差异,通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将理论联系实际对照清晰,并多角度思考生成新的收获。

气温骤降,但老师们的阅读热情丝毫未减。一次充实、愉悦、热烈的读书交流活动很快就结束了,老师们也即将开始下一本教育经典著作的阅读。有书香陪伴的日子,我们会收获内心的丰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携手,共同思考和创造扎根中国的“童心母爱”育人文化,为儿童带来更有品质的教育。
(南师大附小 崔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