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主题学习:小学音乐“沉浸式”课堂的美好时光

  • 发布时间:2022-11-19 14:00
  • 作者:刘添誉
  • 浏览量:4600

2022年11月17日下午,南师大附小音乐教研组聚焦“跨学科主题学习”专题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修活动。邱丝雨和孙孟秋两位老师深入研读教材,指向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发展,努力挖掘教材中多方面的育人价值,学习任务层层递进,课堂中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邱丝雨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音乐歌唱课《快乐的孩子爱唱歌》。在轻松快乐的情境营设中,邱老师以音乐小游戏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充分体验音乐情绪,教学过程中自然地嵌入学生的自主即兴创编游戏,通过系列游戏,突破学习难点,提高学习效率。最终学生能够在生动、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到歌唱的快乐,收获音乐实践的乐趣。

“包子剪子锤”“照镜子”“猜谜语”“连连看”“变魔术”“捉迷藏”,环环相扣的小游戏让学生一直沉浸在趣味探索中。最后,邱老师以有趣的非洲鼓加入学生的合作表演中,让课堂气氛达到高潮。直到下课,学生依然开心地与听课老师分享:这节课我真的很快乐!

孙孟秋老师执教是四年级音乐歌唱课《杨柳青》。本节课以“家乡味道”作为定位,学生作为游客的身份去了解扬州,品味扬州,学习地方音乐文化。通过“夸扬州”“品扬州”“游扬州”“唱扬州”等系列音乐创编活动,感受民间小调的韵味与特色,激发他们学习民歌的兴趣,丰富审美体验,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

孙老师在课堂中重点关注学生的文化理解和生活体验,用夸赞“扬州包子”和模仿“挑担子”“插秧”等活动为学生营造扬州巷间味道与田间劳作的真实情境,学生在学习扬州方言,理解江苏小调等多元形式的课堂活动中感受扬州韵味。

两节课后,音乐组谢丽老师,从学校“三小”“四一”课堂学习方式及策略的角度,结合新课标核心素养进行了点评。谢老师强调新课标核心是从课堂出发,也提到了真实情境和任务驱动两个关键词。邱丝雨老师通过各种音乐活动、音乐小游戏、音乐创编,结合语文课堂中的歌词创编,引导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形成综合音乐能力“孙孟秋老师深层次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融入真实情境,将音乐表现与真实劳动结合在一起,切实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两位老师通过设计音乐游戏与营造沉浸式多元化的音乐课堂环境等课堂教学路径,彰显审美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终促进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升。

在美的享受与期待中,此次综合大组教研活动圆满结束,相信在日后的教学与教研活动中,南师大附小综合学科的老师们会进一步立足新课标,通过跨界协作与交流实践,提升核心素养,达成对核心知识的再建构和思维迁移,最终实现跨学科协同育人,综合育人的目标。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