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手们根据事先分好的组别和对应的序号,依次先进行第一轮必答题的回答。选手们不愧是每班选拔出的“精英&",无论是唐诗或是宋词,不管题型如何变化,他们都能对答如流,引起了在场小观众们的阵阵惊呼。经过第一轮角逐,任泉亦、孙奕铭等14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更为激烈的第二轮抢答环节。在抢答环节中,选手们势均力敌,多次出现集体对题目的“秒抢&",其局势进入白热化阶段。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六(4)班的叶纳微宏,首次抢答因为没有审题,导致被倒扣了10分。不过叶纳凭借着过硬的积淀和沉稳的心理素质,后来者居上,毫无悬念地闯入了决赛。六(8)班王静思同样给评委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处变不惊,答题速度极快,可见他不仅有着深厚的诗词积累,思维的反应速度也极其敏捷。
激动人心的抢答环节结束后,赛场上只剩下了五位诗词达人,他们分别是六(3)班刘潜岳、五(1)班周修惟、六(4)班叶纳微宏、六(6)班有宜和六(8)班王静思。如何决出最终的“诗词大王&"呢?主持人将五人分组,分别命以“花&"、“月&"、“山&"的飞花令。只见选手们自信满满,一句句诗词脱口而出,他们吟诵完毕后,便把压力留给了对擂的选手身上。在这紧张的“飞花令&"环节,在座的小观众们都鸦雀无声,尤其是五(1)班和六(4)班,他们作为周修惟和叶纳微宏的拉拉队,更是屏息凝神,仿佛自己的一个呼吸都会影响比赛的局势。最终,六(3)班的刘潜岳拔得头筹,获得了“诗词大王&"的殊荣,其他四人同样表现优异,获得了一等奖。
随着颁奖音乐的响起,一个半小时的比赛告一段落,无论是参赛的选手,还是观赛的小观众们都意犹未尽。这场古诗文的大赛,更像是一场古诗词的盛宴、一次诗词高手们的聚会,受益的不仅仅是选手,更是在观赛孩子的心中播下了诗词的种子。正如赛后五(10)班一名小观众说的那样,“选手们太厉害了,我决定从今晚起,每天背诵一首古诗词,把中华古诗的博大与美丽传承下去&"。(南师大附小 曾悟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