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让教育更有力量——玄武区小学2021年度教科研调研活动纪实

  • 发布时间:2022-01-07 18:02
  • 作者:陶若凡
  • 浏览量:7412

望苑盛暖,书窗常晴。宽容信步闲庭。胸臆抒,赋句看兰亭。一轮红日东照,你我好心情。

2022年元月7日,玄武区小学2021年度主题调研活动如约而至。在玄武区教科所项平老师的引领下,在南师附小的精心策划下,北小、长小、成小、附小仙鹤门分校、附小铁北分校的教科研分管领导、科研主任、科研骨干教师齐聚附小充满古朴和诗意的“望苑”,沉淀反思、畅叙共议,以教科研赋能文化“软实力”,携手破解“双减”难题,共同展望高品质发展的新一年。

欢迎致辞

活动伊始,南师大附小余颖校长首先给予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余校长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亦是“双减”元年,玄武教科研以前瞻意识,高位引领,践行了思想者的表率与科研人的担当,让玄武教育人对新一年的教科研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成果展示

随后,南师大附小袁媛副校长从育人价值和鲜明导向、理论与实践创新、产生影响等三个方面为大家介绍了南师大附小省基础教育类教学特等奖成果《小学“童心母爱”育人方式的实践探索》的基本概况。

精彩汇报

紧接着,六位科研主任依次进行了教科研工作总结和“双减”亮点汇报。汇报中,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领航,更有凝心静气的日常精耕,处处流淌着科研的理性与人文的关怀。

北京东路小学的杨明波主任分享的主题是《多维生长,发生于科研路上》,他从深化品牌建设,做大、做强课题、项目;激发内生动力,发现、发展、成就教师;建立高校机制,做实、做透科研管理;突破职业瓶颈,做全、做齐全员工作等方面做总结,并从课后服务、作业管理、教学研究、幼小衔接等方面介绍了“双减”管理措施。

长江路小学的赵凯宁主任分享的主题是《科研绽放“软实力”,“长小故事”更动人》,他以“一朵兰花的软实力”诗意引入,娓娓道来中,梳理、汇报了这一年长小教科研获得的累累硕果。并从架构“高观点、低结构、中温度”课堂教学“新模式”,创建“学科+”主题课堂“新实践”,推进学习方式变革的“新方案”,建构促进师生情感升华的“新方法”等方面汇报了长小的“双减”工作路径,提出以科研绽放“软实力”,让“长小故事”更动人的美好愿景。

成贤街小学的孙沁园主任分享的主题是《借课题研究之力,绘学校生长蓝图》,她从在管理中纵深,润泽团队共赢最末梢;在研究中行走,创生科研引领新格局;在化错中站立,点缀关怀至上暖色调;在思想中攀高,覆盖绿色作业全学科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成小管理体系,“末梢驱动”的理念给大家以深刻启发。

附小仙鹤门分校的曹跃进主任分享的主题是《为新时代培育爱的互联者》,他从“爱·互联”的理论内涵出发,从架设空间重构、特色课程、课堂变革三个维度进行了实践阐述,将培养自我悦纳、群体共生和命运共同的新时代“爱的互联者”育人目标的深度达成,讲述了“童心母爱”教育思想在分校落地生根的故事。

附小铁北分校的宋尚琴副校长分享的主题是《以“作业研究”赋能学校发展》,她从基于课题引领的“作业研究”,涵养教师科研能力;基于校本的“项目化作业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化能力;高阶科研活动,搭建教师“作业研究”展示平台;常态化结对式“作业研究”,青年教师发展有保障等四个方面做介绍,紧抓作业这个小切口,作出了育人的大文章。

附小的王倩主任分享的主题是《爱的进阶:从“育人模式”到“育人品格”》,她从成果丰硕,“童心母爱”影响深远;课题领航,助推学校高品质发展;协同共生,培育新时代“斯霞式”好教师;系统重塑,探寻“双减”下的办学思路等四个方面展开汇报,指出附小人将在“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关照下,从系统思维出发,以教育科研的力量破解教育关键问题,建构更加良好的教育生态。

互动点评

各校教科室主任汇报后,长小郭东霞书记、仙鹤门分校俞浩淼副校长、成小焦薇薇书记、北小朱萍副校长依次进行了精彩的互动点评,他们从不同角度对各校的分享进行了凝练提升,指出携手共进、踏实前行在教科研的道路上,不懈追求,汲取力量,以引领教育教学不断深化改革是我们每一个玄武教育科研人的内在追求、奉献姿态和责任担当。

活动接近尾声,项老师用 “进、境、精、金” 4个谐音字做出精彩总结。她指出从汇报中感受到各校这一年的新“进阶”,教科研发展都迈入到新“境界”,大家都有了“精益求精”的科研意识,必然会收获“金亮亮的好口碑”。

暖意融融的望苑,洋溢着玄武科研人真诚的愿望。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用科研的思维破解“双减”难题、达成高质量育人的时代要求,帮助学生在顶天立地做人、寻求幸福生活、成为更好自己的道路上走得更顺畅、更自然、更自觉。

            (赵凯宁  王倩)